高盛在10月12日的报告中警告,尽管白银同样受益于私人投资流入,但由于缺乏央行结构性购买支撑 ,其价格波动性显著高于黄金。分析师指出,即使投资资金小幅撤离,也可能引发白银价格的大幅调整 。
据追风交易台消息,随着美联储降息吸引资金流入 ,白银中期走势仍有望进一步上涨,但短期内面临的波动性和下行风险远超黄金。
白银市场流动性较差且规模仅为黄金市场的九分之一,这放大了价格波动幅度。且白银是唯一缺乏央行结构性买盘支撑的大宗商品 ,任何投资流入的暂时回落都可能引发不成比例的价格修正 。
私人投资驱动贵金属联动高盛表示,白银和黄金价格通常相互关联,因为两者的主要驱动力——私人投资流入都呈同步变动趋势。这种联动性历史上将金银价格比维持在45-80的宽幅区间内。
然而自2022年以来 ,随着央行购金激增,黄金价格即使在没有私人投资流入的情况下也能上涨,而缺乏央行买盘的白银则表现滞后。目前白银年内涨幅接近70% ,已将金银价格比降至约80,重新回到2022年前区间的上沿 。
高盛估算,1000吨白银流入通常推动银价上涨约1.6%。由于白银市场规模较小且流动性不足 ,相同规模的资金流动对银价的影响被显著放大。
伦敦市场流动性紧张加剧涨势高盛指出,近期白银价格飙升部分源于伦敦市场的流动性紧张局面 。今年早些时候由于对美国潜在关税的担忧,大量白银被运往美国,导致作为全球白银交易中心的伦敦库存降至低位。
当白银ETF需求快速上升并吸收更多实物白银时 ,伦敦市场出现暂时性供应短缺。为管理这一短缺局面,交易商转向租借市场,推动白银租借利率急剧上升 ,显示出短期市场紧张状况 。
高盛预计这种失衡最终会正常化,因为更高的伦敦价格将激励白银从美国和其他地区回流,逐步恢复市场流动性。
央行支撑缺失构成关键风险高盛强调 ,白银面临的最大风险在于缺乏央行结构性支撑。三大因素导致央行不太可能大规模购买白银作为储备资产 。
因素 描述 物理特性 黄金比白银稀缺约十倍,每盎司价值高出80倍,密度是白银的两倍 ,因此在储存、运输和安全保管方面更具效率。 制度和经济属性 白银未被IMF储备框架认可,在现代央行投资组合中也没有实质地位。其工业用途使其具有顺周期性,波动性更大且流动性较差 。 黄金价格上涨 央行管理的是价值而非重量 ,黄金储备属于被动持有,如果价格结构性上涨,维持固定美元配置所需的黄金数量会相应减少。尽管面临诸多风险,高盛仍认为白银中期最可能的走势是进一步上涨:到2026年中期额外100个基点的美联储降息将吸引资金流入。
不过短期内白银面临显著的波动性和双向风险。如果ETF流入出现暂时回落 ,或者白银从其他地区流回伦敦缓解供应紧张,都可能引发价格修正 。